联系我们
 
  会员单位
守旧与创新 ——谈刘志钧先生钧瓷作品的艺术特点
来源: | 作者:zzgmxh | 发布时间: 2020-12-16 | 1228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几年经常参加一些艺术家的新作品评定会,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让我十分欣赏。虽然近两年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二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谷,但一些艺术家们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品种的研究之中,他们的精神更是值得赞赏。

      提起钧瓷,大家都能说出几句对钧瓷的溢美之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而常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这些俗话,不但说出了钧瓷的价值,更说出了钧瓷的美。但是在我们周围,能够真正了解钧瓷、认识钧瓷、理解钧瓷的人并不多见。

      和刘志钧先生认识很早,几年前我与他又先后加入了九三学社,接触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刘志钧是一位钧瓷专家,因多次受邀参加他的作品研讨会,一直有想把对他的作品的感受写出来的想法,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也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整理。

      由于刘志钧行事低调、专注沉稳,很多人对他的作品并不十分了解,一些朋友也常常问起我,由此,我想对刘志钧的钧瓷艺术作品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刘志钧的钧瓷作品主要有两大特点:守旧与创新。

      说起守旧,我们应该先从钧瓷的历史说起。钧瓷是河南省禹州市的特产。据记载:钧瓷始于东汉,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兴盛于宋代,因宋徽宗曾在禹州市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钧瓷作为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究其缘由,在于烧制出了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以及其独特的釉料及烧制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千变万化的“窑变”釉色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人心的美感效应,广受陶瓷爱好者追捧。有的如流云在霞光中游动,有的如红日喷薄而出,还有的如秋水长天共一色,像云、像山、像树、像草、像虫、像鸟、像神兽、像浪花,变化无穷,各具神态,自然变化之妙,非人为所能企及。

      刘志钧,1969年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自幼随父亲学习绘画。后师从张守智、尚扬、杨国辛、付中承、晋佩章、杨文宪、徐国桢等当代钧瓷大家。他认真学习总结古法钧瓷烧治艺术,成为一名陶瓷艺术家后,如何把钧瓷艺术发扬光大,成了刘志钧的最大心愿。

      观看了刘志钧制作钧瓷的全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钧瓷文化的神奇魅力。他坚持手工选土、筛土、拉胚、利胚、从转盘、拉胚到调整、修理,再至凉胚、上釉。拉坯,是器物成型的雏形制作,随着刘志钧双手手形不断变换,车盘上的泥料也在不停地变化,一个个器物飞快成形,如梦如幻,像变魔术一样。从他高超的拉胚技艺,娴熟的手法,可以感受到他对作品注入的生命与情感。在操作过程中,成型的泥胚不断地变换,他满身泥渍,沉浸在这项古老的艺术之中。刘志钧的钧瓷作品既保持了传统手工工艺,又严控品质。很多人认为手工制作的不同器物会带有明显的差异,其实在传统技艺中,手拉坯而成的碗盘碟盏的尺寸分量几无相差,且效率极高。刘志钧将其中的重点放在了拉坯上,做好拉坯,必须要刻苦,传统的手工拉坯艺术,更能体现千年的钧瓷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整个烧制过程中,钧瓷神奇的窑变,那五彩斑斓、神秘莫测的釉色,仿佛是火苗吻过的诗痕。正如古人所言“天工开物,使物成器,更使人成器。"这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修其心,练其功,方能有所成。若能修成,定是不凡之人!只有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才能烧制出流传后世的钧瓷精品。     

      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古老的钧瓷技艺要有传承,才能永远保留它的魅力。刘志钧说:“这种做法,是在恢复传统技艺,很多高超手工技艺现在已经逐渐流失了,我有义务将他保存下来。我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位匠人。”是的,更确切地说,刘志钧不仅仅是一名钧瓷艺术家,更是一名钧瓷界的大国工匠,他对古老的钧瓷技艺和陶瓷文化的传承令人敬佩。

      再说创新,我们谈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总要看他的时代印迹。每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都有其时代的烙印,在传统钧瓷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钧瓷设计理念与手法,是刘志钧钧瓷作品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刘志钧主张现代钧瓷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姊妹艺术门类的装饰性特点,如浮雕、绘画、当代陶艺等,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他认为钧瓷创新更要体现现代的中国精神和中华气质,彰显民族精髓,提倡“新钧瓷艺术”和“钧瓷、艺术、生活”理念,用钧瓷作品演绎东方美学,以釉色渲染中华文化,以设计引领钧瓷艺术,致力钧瓷艺术与现代生活之融合。

      谈刘志钧的钧瓷作品,我们要从“志钧盏”说起。盏是一种实用器具,雅士称之为“茶瓯”。流行于唐宋两朝,在古诗文中多与茶、饮茶相关的词句一同出现,不仅是饮茶品茗的实用器具,也是文人雅士手中赏玩品味的美物。品茗是古代文人的四雅之一,简言之就是煮茶饮茶。一群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品着香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所以流传下来有这样的诗句“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品茗自然离不开茶盏,古人云:“器为茶之父”。不同的“器物”泡出来的茶的味道、茶的汤色也各有千秋。

      2004年初,刘志钧全身心的投入到钧瓷作品“盏”的设计和研发中。为了解决工艺上的一些问题,刘志钧先生先后拜访了多个窑口上的师傅,为了找到最好最合适的原材料,刘志钧先生走遍了神垕镇附近的山区,从找矿开始,然后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复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艰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探索其耐火温度、金属含量,一点点地去找到规律。从矿物的粉碎到拉坯、成型、素烧、上釉……从原料选择到烧制工艺,一件成品需要72道工序,每道工序稍有差错便将谬以千里,为此,刘志钧遍访全国陶瓷界专家取经,研究工艺,研制配方。历经十年,终于研制出茶器凝香的釉方,烧出了满意的样品。

      2014年11月18日,对于刘志钧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刘志钧经过十年的努力,研究、设计、制作出的第一批“志钧盏”出窑了。看着这一件件钧瓷精品,刘志钧流泪了,他为此付出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想起在创作“志钧盏”的过程中,多少次的彻夜难眠,多少次的精疲力竭,多少次的推倒重来,刘志钧感到由衷的欣慰。

     “志钧盏”趋于古典,殊于传统,其的窑变效果宛若国画泼彩,又似青绿山水,是个性、气质、修养的综合体现。“志钧盏”企图在古老的历史中寻求自己的美,或苹果状、或梨状、或蟠桃状,皆为自然之形,企图在自然之中,构筑起一种人为的创造。花纹丰富,装饰华丽,生机盎然。以“祥云”为主题的一组“志钧盏”,局部使用透雕、浮雕等雕塑手法,承天瓶、云卷、云起云堕、云鸮瓶、云腾和云之上6件钧瓷作品,获“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展暨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金奖。

     “志钧盏”的成功,成为刘志钧在河南钧瓷界成为领军人物的重要标志。“志钧盏”是现代钧瓷艺术的代表,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因此深受藏家追捧。深谙茶道的著名艺术家于会见说:“现代钧瓷茶盏珍品,非‘志钧盏’莫属也!” 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家陈衡的眼中“志钧盏”并不简单:“它们都是宋代经典的造型,是能够代表中国陶瓷造型艺术的符号之一,罗汉盏的线条沉稳刚健,意味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鸡心盏则线条柔和自然,象征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文化的分量不言自喻。”陶瓷评论家杨晓明说:“志钧盏无疑是他钧瓷艺术生涯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否则怎会如此的倾注心血。”

     在守旧和创新之间,刘志钧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强调“人文第一,审美次之”的创作观念,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捕捉美,搜集各类素材,丰富表现形式,催生新的创作灵感。其作品首先讲求实用,其次才是观赏性。志钧盏在造型上融合了传统钧瓷技艺与现代艺术。整个器型既有宋代茶盏的古典风骨,又具有现代美学的经典韵味,造型古朴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纹饰精练,同时还有凝香的使用效果,说它是茶之灵魂,当之无愧。经过改良绝密釉方的“志钧盏”,会使茶香凝于盏中。这种窑变的绝技,让专家们赞不绝口,茶艺名家、采云庄主彭传海说:“偶然间我才发现,志钧盏喝白开水后,杯中留有沁人的清香,久久不散。”

     在刘志钧的系列钧瓷作品“志钧盏”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其独特的美。一是其质地之美。胎质纯精,坚实细腻,晶莹剔透、光滑玉润的釉面所产生的质感之美,认真观看,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瓷器,而是精彩的绝伦“钧玉”,似玉非玉胜似玉,艳而不妖,凝重耐看,浑然天成;二是其声音之美。当你拿起任何一件“志钧盏”,你轻轻的敲击,都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如天外之音徐徐飘来,美轮美奂,在静态之中富含了一种动态的音乐美,如古琴般清脆,似乎可以穿透心腑;三是其釉色之美。其釉色丰富多变,色彩有主色调、过渡色、复合色,各色各层次巧妙融合,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乳光莹润,钧瓷吸纳单色釉瓷的精华,又具备窑变釉瓷的灵魂,“器备众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灰等九种颜色,各种色彩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粗放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朴实丰润的体态,给人以独特的艺术美感;四是景色之美。钧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经过氧化还原,形成绚丽多姿,变化万千的画面,美不胜收,意境无穷,非人力能为。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纹饰简练,巧妙景致、朦胧的奇观能激发人们更多的想象力,如暮沉霞飞、紫翠生烟、白云悠悠、寒鸦归林,这些在窑变中形成的绝妙奇观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审美情趣,其内涵非一首诗、一阕词、一曲歌、一幅画所能涵盖。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刘志钧被评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被聘为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其作品连续三年斩获“河南之星”艺术设计大赛金奖、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第十届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2019年2月,刘志钧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同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刘志钧“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在刘志钧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匠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作者简介:孟彩虹,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经开区作协副主席、《大观收藏》杂志编委。

  行业资讯
  下载中心